您好!欢迎来到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资深大律师网,我们竭诚为您提供卓越的法律服务!

13681086635

400-650-5090

QQ/微信号

1056606199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资深大律师网 > 重点领域 > 工业机器设备融资租赁

鼓励融资租赁,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

信息来源:综合网络  文章编辑:zhengxueyu  发布时间:2020-05-08 17:06:46  

中国人口红利拐点以及“工业4.0”时代加速来临,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资金、技术等诸多问题。融资租赁在推动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还存在着融资成本过高、工业机器人标准体系缺失、缺乏专业的服务性、融资租赁公司和配套的风险管理体系等问题。赛迪方略建议,各地政府应积极鼓励融资租赁模式创新,加大对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利用融资租赁加快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步伐。

  2014年11月,广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先进制造业与融资租赁融合,发挥融资租赁的资金杠杆优势,迅速做强先进制造业。中国存在大量低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人工成本逐步提高的环境下应用工业机器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明显。赛迪方略认为,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成熟的金融产品,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的资金门槛,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若干问题有待解决。

  一、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优点

  (一)有效解决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资金不足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有较高应用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但设备改造资金是最大瓶颈。据测算,以机械加工工业为例,一条简单生产线的工业自动化改造成本约为60—120万左右,虽然平均仅需两年即可收回成本,但由于企业流动资产少,高昂的技术改造费用难以承受,应用工业机器人推动产业改造升级速度缓慢。

  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服务,是目前解决制造业企业设备采购、新技术应用等环节最常用的金融工具。对于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装备采取融资租赁方式,可以在投入少量资金的情况下获得生产设备的使用权,以融资的方式实现融物,可以有效解决应用工业机器人环节的资金问题。

  国内外先进经验表明,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的融资租赁能有效降低企业应用智能制造装备进行技术改造的资金门槛,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促进工业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工具。

  (二)有效降低用户设备技术风险

  目前工业机器人装备的资金含量比较高,经济技术寿命与物理使用寿命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购置设备要承受较大的经济风险与技术风险。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承租人可以根据预期的设备经济技术寿命确定租期。当所租设备的经济技术寿命结束后,租期也同时结束,承租人可以重新租赁更为先进的设备。从这方面来说,用户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规避工业机器人的陈旧过时风险,并且可以保证所用技术的先进性,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三)能够有效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产销对接

  工业机器人作为新兴行业,产销对接不畅是限制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典型的融资租赁业务中,承租人有权选择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及系统集成服务提供商。这既有利于减轻用户企业对产品不了解产生的顾虑,又有利于工业机器人企业向用户和市场推销新产品,并可以此拓展产品营销渠道。同时,融资租赁的业务关系人除承租人、出租人、供货厂商以外,往往还有金融机构,包含了工业生产、商业贸易、金融信贷等多种关系。供货厂商借助融资租赁,既可以实现产品价值,又可以捕捉有关产品的供求信息,以把握商机,做出及时而准确的经营决策。

  二、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机器人融资成本过高

  先进国家融资租赁业的发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长期处于一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无序状态,对融资租赁,尤其是智能制造装备的融资租赁企业缺乏必要的税收、信贷、保险支持,这些因素都造成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资金成本居高不下。

  同时,由于智能制造装备融资租赁观念淡薄,融资租赁业务效益低、规模小,风险集聚现象明显,融资租赁公司为了保证收益只能将风险向承租人转嫁,进一步拉高了工业机器人用户企业的融资成本。根据实地调研,目前工业机器人及相关配套服务的融资租赁利率大多在13%以上左右,而用户企业普遍仅能接受7%—8%,融资租赁利率仍具有较大的下降需求空间。

  (二)工业机器人标准缺失

  工业机器人具有技术含量高、系统复杂、配套难度大、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但目前相应的规范与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整体的规划与监管。

  在融资租赁的各个环节中,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业机器人标准化命名规范、生产要求和质量标准体系,以此来规范政府、生产厂商、出租人、承租人等主体对融资租赁产品的界定和管理。标准的不完善会造成在融资租赁的各个环节缺少统一的规范性界定,给融资租赁的过程控制、风险管理和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造成较大的困难。

  (三)专业的服务型融资租赁公司匮乏

  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公司作为类金融企业,需要在客户管理、项目审批、风险管控和资产管理等领域具有严格和专业的制度支撑。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专业人才匮乏,尤其是同时具备金融、财务、法律、产业、营销等综合业务技能与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短缺,造成融资租赁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缺少对工业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的熟悉和了解,难以利用自身对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精通带给客户更多的附加价值,缺少配套的设备登记、评估、完善的设备处置能力,融资租赁仍停留在传统的信贷管理而非资产管理层面,使得现有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公司难以发挥其融资融物的特色和支持企业发展的功能。

  (四)缺乏完善的融资租赁风险管理机制

  在融资租赁的过程中,部分中小企业租赁观念淡薄,仅仅把融资租赁当成了一种筹资方式,缺少对于所租赁的工业机器人实际性能的了解,造成还债能力不足,提高了企业融资租赁的风险。同时,融资租赁作为新兴产业,涉及到经济管理、政府管理、金融、贸易、保险、担保、公证、物流、法律、物资回收等多个领域,关系到融资租赁的出资人、出租人、承租人、工业机器人厂商等多方利益,风险点较多,必须具有适合工业机器人等高单体设备价值的融资租赁风险管理体系,应用科学规范的风险控制体系保证租赁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保障融资租赁更好的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三、加快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尽快建立我国自主的工业机器人标准化体系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工业机器人标准体系进展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在产业根植性、技术发展路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距,欧美日等工业机器人的标准化体系难以简单复用,因此需要尽快建立具有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特点的工业机器人标准化体系。

  具体来看,地方政府在推进地方性工业机器人标准化体系时,应在掌握国内外标准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行业特点和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应用制定工业机器人标准体系框架,在框架的总体规划下按照技术特点、行业应用等多个维度编制标准计划,填平补齐分期、分批完成相关标准任务。

  同时,以工业机器人标准化方案为基础,应积极引导鼓励建立适用于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的标准化工作方案和产品标准化体系,制订面向工业机器人产品和服务的融资租赁交易、二手设备流通、租赁物分类评估等行业标准,加强标准实施宣贯,提高融资租赁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二)鼓励适合工业机器人的融资租赁模式创新

  与其他产品不同,工业机器人能够有效增加企业持续的盈利,适合作为租赁物,但由于工业机器人的运用往往涉及到本体、控制系统、系统集成及维护保养等多个环节,传统的融资租赁模式难以有效满足用户企业实际需求。

  建议地方政府应基于区域行业特点及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鼓励售后回租租赁、杠杆租赁、委托租赁、项目租赁、销售式租赁、抽成式租赁、风险租赁、结构式租赁、综合性租赁等现代化租赁方式,发展适合工业机器人的融资租赁模式创新。

  (三)加大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的政策扶持力度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地方政府推进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应积极加大对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融资租赁业的政策扶持。一是税收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可在《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政策框架内,通过加速折旧制度等方式进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进行工业机器人的更新。二是信贷倾斜政策。对专门针对利用工业机器人进行技术改造的融资租赁业务资金应给予额度、利率上的优惠。鼓励一些经营管理水平高、效益好的融资租赁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同时鼓励保险基金等来源稳定的各种社会闲散资金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三是财政补贴政策。政府向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机器人租赁公司发放津贴,承租人的租金可得到一定的减免。

  (四)建立适用于工业机器人的风险保障机制

  由于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高价值的特点,应推动建立风险监测预警、补救系统。对每个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项目从需求提出到收回全部租金的整个操作过程,都需要根据控制需要设立若干监测点,建立风险预测系统,确保每个步骤运作的安全。建立租赁保证金制度、建立租金保险制度,出现问题可由当地保险公司赔付以减少损失。建立租赁风险准备金制度,逐渐提高融资租赁呆账准备金提取标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可以依托行业协会等载体推进工业机器人融资租赁业务。在产业初期应建立政策性保险制度,当融资租赁发生风险的时候可以由官方的保险机构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减少融资租赁业务双方的风险,促进工业机器人融资业务发展。


注: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资深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0443号-17